隋唐十八条好汉绝大多数都是虚构,比如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第六条好汉伍天锡、第九条好汉魏文通,第十条好汉尚师徒、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翻遍隋唐史书也找不见他们的影子。
十八条好汉除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三位,还有罗成、裴元庆和杨林也能勉强找到历史原型——罗成的历史原型绝不是叛逃突厥路上被部下所杀的罗艺的儿子,而极有可能是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的旧部、秦琼的战友、瓦岗四骠骑之一、唐朝绛州总管剡国公罗士信——有的隋唐英雄小说,直接写为“罗成字士信”。
罗成字士信可以理解,因为在史书中有个行文规矩,就是对有身份地位的人只称字而不称名以示尊敬:“尉迟敬德名恭,以字行;秦琼,字叔宝,以字显。”
所谓的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实际就是李渊的第三个嫡子李玄霸,清朝写书人和说书人为了避康熙皇帝名讳,tp钱包才给噶改玄为元,此人在隋炀帝大业十年就少年早逝,那一年李渊正以卫尉少卿的身份替征讨辽东的“表弟”杨广运送粮草。
李渊在李玄霸辞世三年后才以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的身份起兵——李渊刚起兵的时候,并没有打出反隋旗号,李渊拿下长安后自己不称帝,而是立代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并自封假节钺、加九锡、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
历史上加九锡的重臣基本都成了“开国皇帝”,李渊当然也不想打破这个惯例,于是他在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五月甲子日(6月18日)“受禅”,定国号为“唐”,改元“武德”,所以唐高祖李渊又被称为“武德天子”——古代帝王死后才有谥号和庙号,所以有臣子敢当面称活着的李渊为“唐高祖神尧皇帝”,那就是自己不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