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一名6岁女童在校园内遭六年级男生泼开水,导致严重烫伤。当地教育局和校方回应称是一场“恶作剧”,此说法引来女童家属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赤裸裸的学生欺凌。这一事件也使“学生欺凌”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与争议的焦点:“学生欺凌”与“玩笑打闹”的边界在哪?该如何判断和处置学生欺凌行为?
案例:究竟是玩笑打闹还是欺凌
“儿子放学回来,就一脸害怕地说,‘铭铭(化名)又打人了,同学的膝盖都流血了。’虽然这次被打的不是儿子,但让我的心又悬了起来。”李女士的儿子浩浩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从儿子上一年级开始,“铭铭”的名字就常被他提及。因为这名男生长得又高又壮,总爱平白无故欺负其他孩子,故意扯女生头发,把别人的文具藏起来,班里很多人都被他打过,简直就是个“小霸王”。
身材瘦小的浩浩也没能幸免。在教室里,铭铭会把浩浩的作业本扔在地上,用脚踩踏。课间休息时,他会猛地撞向浩浩,把浩浩撞倒在地,然后大笑着扬长而去。上体育课时,他还会故意抢走浩浩手中的篮球……一次,李女士在帮儿子换衣服时,发现他身上有淤青,一问才知道,是浩浩在跑步时,铭铭故意伸脚将其绊倒了。“他身边还有两个同学一起笑话我,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浩浩说。
孩子在学校里经历的委屈与无助,让李女士又气又急:“我向班主任反映过这些情况,可老师却说这就是孩子之间开玩笑,没当回事。”见老师放任不管,浩浩的爸爸叮嘱儿子说:“下次他再打你,你就狠揍回去!”
结果,当铭铭再次故意撞浩浩时,浩浩与他扭打在一起,最终两人都挂了彩。老师得知后,将双方家长都叫到了学校。浩浩鼓起勇气向老师、家长说了自己经常被铭铭欺凌的经历,希望能得到公正的对待。可老师认为这只是同学之间的打闹,两个孩子都过于冲动,算不上“欺凌”。
最后,学校采取的解决方法就是让家长把各自的孩子领回家,回去好好教育。可是这之后,情况并没有好转,铭铭还是三天两头欺负班里比他弱小的同学。“我也和他妈妈交流过,她说批评教育孩子了,但都不奏效。”李女士无奈地说,除了告诉自家孩子尽量远离他,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一句“玩笑打闹”就能成为学生欺凌的借口吗?这样的“小霸王”,难道就无药可救了?
浩浩的经历并非个例。广东6岁女童在学校被一名六年级男生泼开水,导致严重烫伤。当地警方的调查结论未出,教育主管部门和校方就先定调,称事件系“临时起意的恶作剧”。不但受伤女童的家长难以认同,社会公众也难以接受。
对于学生欺凌事件,不少学校和老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愿承认是欺凌,而是认定为学生之间的玩笑嬉戏,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玩笑嬉戏与学生欺凌本质是不同的,要看对方是否具有主观故意性,是否是善意行为,欺凌者往往是故意让对方痛苦,以彰显自己的力量。两者所产生的气氛和表情、内心和身体感受、所造成的后果都不同。玩笑嬉戏应该是同学间无忧无虑地玩耍,让人内心放松和愉快的,能促进友谊的,而不是让人恐惧紧张的。欺凌是会给对方造成身心伤害的,其本质是力量的不对等,是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多欺少的表现。”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许建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学生欺凌”也有明确的法律定义:“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许建农到学校为学生们讲解如何预防欺凌
警惕:隐形欺凌带来的伤害更大
很多人以为,只有拳打脚踢才算得上是学生欺凌,而比较轻微的肢体攻击往往被认为是“小打小闹”;辱骂、当众嘲笑和传播八卦可能被当作“开玩笑”;孤立、社交排斥则被看成“孩子之间的小矛盾”,或是被孤立者“人缘差”,其实欺凌远不止身体伤害这么简单。
儿童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刘勇赫曾接触过一个案例,一名满脸愁容的家长带着不愿上学的孩子小李前来咨询。在孩子所在的班级里,有名学生小吴,他经常给同学起各种带有侮辱性的外号,对同学的名字、外貌或缺陷进行恶意攻击,然后故意当着众多同学的面,大声喊出这些外号,引得周围的同学哄堂大笑。而那些被起外号的同学,脸憋得通红。小吴却以此为乐,越发变本加厉。他还会故意对着同学耳朵大声喊叫,甚至将枯树叶偷偷塞到同学的衣服里。看着同学狼狈地将树叶从衣服里掏出来,他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对于小吴的这些行为,老师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师认为这只是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这种不作为的态度,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小吴又多了两个“帮手”,他们经常组团一起欺负同学,行为愈发嚣张,甚至发展到威胁他人生命的地步。
而常被小吴一伙人欺凌的孩子小李,因此出现了心理问题。小李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自从遭受小吴等人的欺凌后,他变得沉默寡言,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在课堂上也无法集中精力听讲,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开始害怕去学校,害怕面对小吴等人,tp钱包官网下载甚至出现了逃避上学的行为。
“我在和小李交谈中发现,他对自我价值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充满了警惕和不信任。”刘勇赫说,学生欺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看似是学生之间的嬉笑玩闹,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伤害型”的欺凌。“身体伤害型”因为危害显而易见,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而精神上的欺凌是一种隐形的伤害,常常会被大家忽略。但相比于直接的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和社交欺凌发生的频率更高。谩骂、诋毁、藐视、嘲笑、讽刺、揭短、起外号、叫同学家长的名字等带有侮辱和歧视性的语言,都有可能致使同学的精神和心理遭到侵犯和损害,这都属于欺凌。
应对:成年人的处理方法很关键
未成年人的心智尚不成熟,当他们遭遇欺凌时,往往会陷入迷茫与恐惧之中,不知该如何面对。在这种情况下,成年人的应对方式和处理方法就显得极为关键。
前不久,刘女士的儿子俊俊(化名)在学校经历了欺凌:俊俊回到教室,发现自己的课本和笔记本都被另一名同学用小刻刀划烂了。而就在一年前,这名同学还曾把俊俊按在地上,狠狠地掐伤了他的脖子,理由仅仅是因为“不喜欢他”。“当时经过沟通,我们同意不报警,采取校内处理,但显然没效果。”刘女士说。
欺凌再次发生后,老师批评了那名同学,让其给俊俊道歉,并赔偿了书本。“可对方家长就好像不知情一样,完全没有反应。原本我打算约年级老师到校面谈,但又担心事情闹大了,老师会对孩子不好,因而犹豫不决。”刘女士说。
俊俊的爸爸得知儿子被欺凌后,对学校的处理方式极为不满。他向学校提出4条诉求:要求施暴学生写下保证书在全班道歉,家长录像保存;请学校处理这名学生,并将其调班;评估其是否适合到校;学校应杜绝学生带刀上学现象。
然而,年级老师却表示,已再次向学生强调不许带危险品上学,但前3条诉求超出了她的职责和能力范围。“老师劝我们要冷静三思,考虑孩子的处境,思考孩子是否愿意成为大家的焦点,是否能接受这样的处理方式。让我们别冲动,不然会承担不了冲动的结果。”老师仍是一副息事宁人的态度,让刘女士十分不解,“为何要求处罚犯错的孩子,我家孩子会成为焦点并承担后果?”
俊俊的家长并没有放弃为孩子维权。在家长的一再坚持下,校方为此召开了校务会,对欺凌事件采取了措施: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按“情节较重”程度处理,给予涉事学生校级处分;由副校长训导,限制其参加活动;再次约谈涉事学生家长,要求其写检讨书并在班级道歉。同时,学校会安排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疏导;召开主题会,再次强调严禁携带刀具进校,加强对学生的约束。
建议:反欺凌预防教育应做在前
“学生欺凌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明确各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要制定细化校纪校规,明确不同欺凌行为的相应惩戒举措等。”许建农说,一些老师没有能力去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欺凌现象。如何把防治欺凌文件落到实处,怎么判断欺凌,怎么处置欺凌,怎么帮助学生走出欺凌,事后有没有修复机制去修复学生之间、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都是当前学校和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可以发挥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使学校与家长紧密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把欺凌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生了欺凌事件,委员会要及时采取专业方法处理,不要放任欺凌行为蔓延,要敢于发声、制止和管理,给予施暴者必要的惩罚与教育。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要转交司法部门严肃处理。
许建农到学校为学生们讲解如何预防欺凌
“我们不能只关注欺凌事后的处理,还要找到欺凌发生的根源。学生欺凌的发生与家庭、学校的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更为重要的是以预防教育为先。学校应把反欺凌教育与法治、心理、劳动、美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欺凌,把欺凌的严重后果讲清楚,教会学生如何抵制和防范欺凌的发生。”许建农说。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宗春山建议,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中,还应当有心理专业从业者、律师、社会工作者参与。他们能够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在欺凌发生后,心理专业从业者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抚与心理建设工作。
“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中更应当有学生的参与。学生欺凌直接涉及青少年儿童自身的权利和权益,让孩子们来参与,听到孩子们的真实声音,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此外,要想避免学生欺凌事件,还是需要学生群体中有人监督、观察可能存在发生欺凌事件的现象,及时跟老师汇报。”宗春山说,一个班级之所以会出现欺凌事件,和班级的团结与否也有关系,班级中应当建立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包容、关心、理解和支持的班级文化,让班级凝聚力加强。学生们团结了,能大大减少欺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