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可能真的不用有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补完解放军战略打击能力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因为其代表攻势作战的意义而备受瞩目。可近年来随着各种大型隐身无人机、高超音速飞行器和临近空间飞行器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事实上已经达到了代替轰-20的效果,特别是这次中科院“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开发的高超音速宽域飞行器,几年来完成了5类9次试验,率先完成全球首次临近空间发射航空器的跨域机动和着陆返回。
(可以很明显看到MD-19的标识)
高超音速飞行器毫无疑问是航空、科研和军事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中科院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来到了引领高超音速飞行器发展的第一梯队,不但意味着领先地位,而坏处就是“摸着鹰酱过河”这个玩笑,以后可能就不能说了,因为前方一片空白,再也没什么可以借鉴的了。
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与湖南卫视联合拍摄制作的系列宣传片《以先辈之名 立时代新功》播出第一集,结果上来就整了个大的,节目表示“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自主研发的宽域飞行器在六年时间里,完成了9次飞行试验任务。
相应的内容也很敞亮,直接就是标着MD-19的宽域飞行器进行飞行测试的实拍画面,高清程度简直“令人发指”,明明白白地把如此先进的真家伙亮出来给人看,实在让人有一种“过于落后可以展示”的感觉。
(应该是MD-19上的摄像头拍摄,可以看到V型尾翼和打开的减速板)
临近空间一般指的是海拔20公里到100公里之间的高度,不过这个标准并不统一,美国的定义就是20公里到120公里范围。临近空间的高度超过传统航空器的最大升限,又低于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标志着临近空间有着大气密度低、温度变化剧烈和高强度紫外线辐射和宇宙射线辐射等特点,设计制造可以在临近空间活动的飞行器,首先如何保证发动机正常运作就是难点,其次为了保证能量需要携带大量燃料,反过来会增加全重,影响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对材料、能源、导航和空气动力等诸多方面都是巨大考验。
从此次亮相的MD-19,以及在2022年珠海航展上曾出现的MD-22“鸣镝”来看,中科院肯定已经解决了这些技术难关。而具体性能,出现在节目中的MD-19目前仍无可靠的消息,倒是“鸣镝”出现在珠海航展时有过这方面的介绍,或许可以从中窥得一二。
(出现在珠海航展的MD-22“鸣镝”)
根据当时的展板信息,“鸣镝”长10.8米,宽5.4米,自重1吨,最大起飞全重4吨,最高速7马赫,航程8000公里,tp钱包官网下载属于一种可以在临近空间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平台,特别是可以自主起飞或采用火箭助推起飞,意味着可以兼容不同发动机——也就意味着会有不同的用途。
从宣传片的画面来看,MD-19被挂在“双尾蝎”无人机上进行空射测试,肯定没有十多米的体格,加上注明测试时间是2020年,那么可以推测MD-19是MD-22“鸣镝”的前代,或者成比例缩小版,用于测试和验证气动外形设计等。
4吨,7马赫,8000公里,这几个指标无不说明“鸣镝”有使用大中型战机进行投放的能力,甚至曾经出现气球投放宽域飞行器的画面,说明战术灵活性非常可观,而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则是“鸣镝”这个名称的由来。
“鸣镝”也就是“响箭”的意思,射出后可以产生尖锐的声音,有的还涂有磷粉,与空气高速摩擦时会发出亮光,有指示信号或传达命令的功能,取这么个名字,莫不是暗示当它出现的时候,也是某种信号吗?
(气球投放宽域飞行器,当时引起西方媒体一阵惊叹)
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可以在临近空间自由活动的“鸣镝”具有独特的战术价值,传统航空器和航天器都难以在这个区域内长期行动,但高超音速宽域飞行器却不受限制。
如果真的可以达到3吨有效载荷,去掉燃料和其他载荷外,保持1到1.5吨的战斗部大概不是问题,而且相比起可能是隐身飞翼、亚音速的轰-20,“鸣镝”这类宽域飞行器拥有更加惊人的速度,不仅能承担战略轰炸和远程精确打击,扮演轨道轰炸机的角色,侦察、监视、快速投送力量等任务也不在话下。
从东风-17到“鸣镝”,其实也可以看出来,解放军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常规打击能力,这个能力越多越难以拦截,对手进行防御和试图先发制人就越难以实施,结果就是不但提高了常规武器打击能力,战略威慑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鸣镝”只是其中一种)
更值得注意的是,“鸣镝”绝不会是最后一款临近空间宽域飞行器,在它之后会有更多、更快、功能更强大的飞行器出现,而空天飞机这类可在天地间无障碍快速往返的新一代飞行器,或许就会从“鸣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