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有超过3亿人正在遭受慢性疼痛,且正以每年1000万—2000万的速度增长;慢性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但公众对于疼痛疾病的知晓率仅14.3%,只有不到一半的慢性疼痛患者选择就诊。今年10月21日-27日为“中国镇痛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关注疼痛的性别差异”。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专家表示,长期忍耐疼痛容易越忍越痛,面对疼痛可以求助医院的疼痛专科门诊,千万不要“苦熬强忍”。
女性对疼痛更为敏感
10月23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联合肿瘤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和放射科等多个科室在广州路院区新大楼2楼门诊大厅举办了第八届“慢性疼痛多学科联合义诊”,吸引了众多深受疼痛困扰的市民现场咨询。
该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医师潘寅兵教授表示,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男性和女性在疼痛的体验、感知和应对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此外,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存在明显性别倾向。比如常见的冻结肩,又名“五十肩”,男女发病率之比高达1:3。
潘寅兵教授介绍,从生理角度来看,女性似乎对疼痛更为敏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波动,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疼痛感受。例如,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许多女性会感受到疼痛程度的变化。同时,女性的痛觉感受器可能在分布和敏感性上与男性有所不同,这使得她们在面对相同的刺激时,更容易感受到疼痛。心理因素也在疼痛的性别差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女性可能更倾向于将疼痛说出来,寻求支持和帮助。而男性则更有可能选择默默忍受疼痛,不愿意轻易表达,认为“忍一忍”自然会好。
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病,不必忍
江苏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刘存明教授表示,古有关公“刮骨疗毒”面不改色,传为美谈。“‘忍痛’在我国文化中备受推崇,尤其是男性。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疼痛有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之分”,刘主任告诉记者,急性疼痛往往是一种症状,多数随着原发病治愈而消失;“关公刮骨之痛”就属于此类疼痛。而慢性疼痛,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类似,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其病种多,tp钱包下载病因杂,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炎症、神经损伤、肿瘤或糖尿病等。慢性疼痛发病率逐年增加,不分白天黑夜,很多人忍受着疼痛的折磨,亟须更多关注。
“我们疼痛医学里有一个概念叫‘痛觉敏化’,简单来说就是‘对疼痛过敏’,当你对慢性疼痛置之不理,它很可能逐步影响到神经、脊髓,甚至导致大脑中枢‘过敏’,造成其疼痛阈值可能处于较低水平,治疗难度加大,逐渐成为易痛的‘脆皮’体质,严重时轻微触摸皮肤都会感到疼痛难忍。”刘主任提醒,“忍痛”不仅容易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还容易导致慢性疼痛迁延不愈甚至加重,因此有些“痛”真的不必忍。
求助疼痛门诊,不必再当“忍者”
潘寅兵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慢性疼痛患者面临两个难题,“一个是拖延看病,越拖越痛;二是找不对科室,这在中老年疼痛患者中非常典型”。潘主任建议,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不妨到医院疼痛专科门诊就诊,切莫延误治疗时机。
据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疼痛专科从2019年开设慢性疼痛多学科联合MDT门诊,与多个相关科室合作,开展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慢性骨与关节疼痛等慢性疑难性疾病的诊治工作。此外,经过不断探索积累,在非痛性疾病(周围性面瘫、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糖尿病性胃轻瘫、功能性腹痛等)诊疗中,也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潘寅兵教授说,“我们疼痛科不仅关注于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更在意患者的综合化管理,提升诊疗效果,为广大患者带来更有尊严、更加舒适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通讯员 曾令清 何雨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