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征
近日,上海“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工作交流会举行。全市8所高校、17所中小学共25所健康学校建设校齐聚一堂,听取了来自教育部专家学者的解读与建议,共同探讨健康学校建设的新理念、新路径,并分享和交流建设工作经验。上海各建设校将针对建设的具体目标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好,在保质保量完成建设的同时,努力成为上海健康校园的新标杆并引领构建健康教育新格局,为实现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七大目标指明建设方向
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始于2022年,是教育部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大背景下,为推动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和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高效,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明显提高,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3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校,上海25所大中小学入围。这些学校全部符合基础条件、学校治理能力、教育教学、健康促进等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基本条件,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健康治理体系、提升全体学生健康素养、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健康监测评价机制、增强校园健康服务能力、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等7项目标任务开展建设。
健康学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近年来,上海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生健康工作,积极联动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体育、疾控与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充分依托“医教结合”“体教融合”和行业服务等工作机制,凝聚学校、家庭、医疗、体育与其他专业机构等各社会力量,持续推动近视防控、传染病防控、肥胖防控、食品安全、预防脊柱侧弯、心理健康、急救教育等学生健康促进工作,做实做细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工作。
完备课程设计夯实基础
在推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中,课程体系建设最为基础。各健康建设校在课程设计上各有特色,以此构建全新的健康教育观。
同济大学以优势的医学与健康学科建设支撑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创新“4+1+N”体育课程体系和“五位一体”课程链,开设《心理学与人生智慧》《女性心理素养提升》等近二十门心理课程,特色公选课《生命的省思》广获好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构筑“体育课堂+课外锻炼+体育竞赛+综合评价”四位一体体育育人模式,同时制定了美育和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通过心理健康、中医健康理念、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等健康课程,系统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素养。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健康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开设《健康教育学》通识课程和慕课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推出《大学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促进》等教材,关注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内化为自身健康行为;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构建“大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医养健康专业群建设,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提高全学科教师的健康教育能力。
上海市上海中学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并设计开发相应课程,如《组织与领导力》课程、《自我认识与人际智能》课程等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48小时适应性生存训练》课程实施以来累计参加人数上万人。
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高级中学开发健康教育素养系列课程。学校健身项目组负责“户外+”课程,依托体育课、大课间等实现每日户外时长的达成;强心项目组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需求,设定围绕不同主题、关键词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课;急救项目组开发急救素养教育课程,在不同年段采用不同的课型和方式开展急救教育。
打造优质校园健康管理
健康工作环节众多,考验着学校的管理智慧。各健康建设校多头并进,细化举措,让健康管理走向优质。
华东师范大学在校内建设两处急救教育实践基地,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心肺复苏无线评估报告设备,通过急救培训提升师生的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水平;上海健康医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发放“大学生健康宣传资料”,让学生了解健康校园。学校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和教职工健康档案,TokenPocket官网建立个人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和自我管理技术支撑平台,提供健康信息服务;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落实全校学生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及时排查特异体质学生、患有心理疾病学生,建立“一生一档”。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在智慧校园“1142”信息化建设体系中,围绕学生个性化成长及综合评价要素,搭建“健康指标”“健康打卡”等信息化应用模块,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视力检查等指标纳入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上海市浦东新区观澜小学建设了“运动小健将”体育评价系统,通过可穿戴智能终端(手环)采集学生体质健康信息,为学生建立全面的体质健康成长档案;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依托学校信息化平台优势,打造了学生身心健康的数字画像,并通过“AI+”健康管理系统,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运动、饮食、睡眠等健康建议,助力学生健康发展。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依托第三方专业力量,实现一年4次屈光度筛查。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视力数据跟踪分析,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上海市金山初级中学在校设立“梅子坊”心理辅导中心和“大白”卫生保健室,为全校师生提供疾病预防、干预治疗、食品安全等服务;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杨浦少云中学运用多种健康管理网络平台,重点建立视力防控和肥胖干预两个健康监测预警点。学校每学期组织2次视力检测,反馈检测结果至学生、家长,并推送“保护视力”健康处方。学校每天公示学生午餐菜单及菜品营养成分比例,实施科学饮食系列卫生宣讲课程,开展合理强度和频度的减肥运动。
设计丰富活动愉悦身心
健康身心养成离不开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各健康建设校纷纷开展体育、艺术、劳动等多样化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拥有健康的人生。
东华大学体育运动氛围浓厚,全校建有39支校级运动队、65个学生体育类社团、17个教工体育类协会,体育运动成为东华学子们日常生活习惯;上海中医药大学构建了“传统体育+医养结合”的育人模式,体育社团与教学项目一一对应,每晚安排体育教师现场指导,保证活动质量;上海市松江二中每年举办两次全校性的校园运动会,同时还有班级和年级之间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赛事。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成绩常年稳定在松江区第一名水平。
上海市位育中学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开设“慧心护航”知识教育、“润心成长”主题实践、“健心向阳”文体活动、“知心关爱”咨询辅导、“暖心相伴”助困帮扶、“齐心育人”校家社协同六大主题板块,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和劳动实践活动,在全校营造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温馨氛围。
上海市铁岭中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节,包含美育节、体育节、科技节、劳动节、阅读节等,学校还充分利用社区、部队、展馆等各种校外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开展健康教育;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不仅是区域“体教融合”项目推进的实践基地,还承办了上海市第一届学生“诗歌演武”大会,将文学、美育和体育有机融合,为学校整体推进“五育融合”开创了新纪元。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校内建有开心农庄,包含鱼塘、班级菜地和热带植物园,学校每学期都围绕开心农庄开展营养健康、环保节能、劳动技能等活动。在上海市干巷学校,学生每年可参加春季运动会、亲子趣味运动会、银杏飘香艺术节、“金山映深情,家乡印心田”劳动研学等系列活动。
校园原创音乐剧是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的品牌项目,项目开展以来,学校师生自创自编自导自演了十部音乐剧,面向全校、社区及市区层面展演,以艺术感化学生心灵;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小学不仅有区民族文化技艺培训特色的“金色琴韵”“水墨天地”等艺术课程,还参与了戏曲进校园项目,多门类艺术进一步为学生带来美的浸润。
全国健康学校建设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是系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上海各“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将继续高标准推进建设,共同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晨报记者袁征
来源:新闻晨报作者:袁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