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自己还没失业。”
这是房企品牌人张良2023年最想对自己说的话。张良是一家TOP20房企的品牌人,在过去一年里,他挥手告别了很多同事、同行。
张良笑言,现在每次跟同行聊天,都必定会问“你们那边现在有变化吗?”或者“你们团队还有多少人?”
张良经历的或见证的都是2023年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的现状缩影。行业仍在出清,房地产市场继续承压,仍处在低位调整期,房企的整体销售业绩也在继续下滑。
在此背景下,降薪裁员、降本增效仍是房企过去和未来必然要进行的动作。德勤发布的《2024年商业地产行业展望》报告显示,多达4成的受访者(全球大型房地产公司和投资公司共计750位首席财务官及其直接下属)表示,将在2024年进一步削减开支,而2023年这一比例仅为6%。用人和办公空间开支缩减是首要举措。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部分房企的品牌工作人员,了解过去一年他们的工作状态、变化,以及地产行业调整、出清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整个部门被裁掉
在2022年,行业内还会经常讨论某某离职或被裁员了,但到2023年,一切都习以为常。
张静的品牌团队没能挺过2023年,她所在的房企自2022年出现债务违约后一直在裁员。就在两年前,张静的部门还有10个人。她原本以为2023年还能再坚持一年,但公司没给她这个机会,品牌相关的岗位均被砍掉。
离职后,张静选择去一家国企子公司做品牌工作,“虽然工资没有以前那么多,但至少比较稳定。”
既有人被裁员,也有人选择主动离开。
张聪从业经历丰富,两年前他从一家头部房企跳槽到一家中型房企做品牌负责人,那时候房企还过着不太差的日子。2022年,这家房企爆发流动性问题,张聪的部门接连裁员了好几个人,到2023年仅剩两个。
“人变少了,但是工作没减少,活那么多,还是得干。这些都可以忍受,问题是工资一直很难定时全额发。”张聪说,2023年以来,工资经常两三个月才发一次,发的也不是当初约定的薪资数额,年终奖就更别提了。
思虑再三,tp钱包张聪还是选择在2023年底离职,他的下一站是自己创业。
在面临可能被裁员、降薪的同时,地产品牌人还必须解决预算下行的问题。
“我们今年品牌预算还要砍,本来就不多了,现在更是雪上加霜,而且现在每一笔费用审核都越来越严格。我想对过去一年的自己说一声‘辛苦了’。”华南某房企中层品牌管理人员李建近期一直在为这件事头疼,市场下行期,项目舆情日渐增多。
“房价涨的时候能抹平一切皱褶,但楼市下行期极大激化了地产行业各产业链的矛盾,比如业主和开发商,承包商和开发商,开发商和政府等等。现在比如因降价、工程质量、延期交付等等引发的舆情越来越多。”
“不想做地产了”
2021年-2022年,对于地产从业者而言,说得最多的祝福和安慰就是——“保住这份工作”。但到2023年,不少人的祝福语已经变成“恭喜上岸(离开房地产行业)”。
据Wind,截至1月31日,A股87家房企中已有54家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仅6家预计全年净利润实现正增长。49家房企业绩出现同比下降,其中34家净利润预亏。
每经记者了解到,不少房企品牌人在离职后都选择进入了汽车、化妆品、互联网、医药等其他行业,鲜少再跳槽到其他房企的。一方面,几乎所有房企都在降本增效,严格把控招聘,待招的品牌岗位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房地产已是夕阳行业,不如趁机变道换挡。
陈明就是其中之一,他离职某华南房企后进入了一家化妆品公司。“跳槽的理由很简单,新的工作工资翻了两倍。我离职前一个人做着三个人的工作,工资还是当年进公司时的管培生水平。地产已经待够了,不想做地产了,所以我找新工作的时候,一家相关的地产公司都没投。”
徐磊从一家TOP20房企品牌岗位离职后,在2023年加入了某互联网大厂。互联网的品牌工作与房企大有不同,徐磊也适应了很久。但没想到,2023年这家互联网公司也开启了裁员。
徐磊所在的部门最终优化了大部分人,但他很幸运地被留了下来。尽管如此,徐磊的焦虑仍然没有散去,他一方面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寻找更合适的工作机会。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记者|黄婉银